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第五百一十五章 驭人之道!老朱的西巡路!

及其各专业子刊不同,那些刊物更偏重原理阐述与技术论文,行文艰深,术语繁复。

而《科学前沿》则是面向决策层的简明科普,内容直观清晰,重点突出最新科技成果、工业动态及其潜在应用。

例如,某某科研机构近期攻克了哪项核心技术。

某座大型工厂新研发什么样的生产设备,提升了多少产能。

又或是某种新式机床、新型火器的试制成功,其性能优于旧制几何、制造成本下降几成、功能拓展几项。

凡此种种,皆详加列举,便于朱允熥快速掌握大明的科技发展情况。

他之所以这般关注这份科技专报,是因为自己前世所学的那点“杂而不精”的知识,虽然不能写论文,却在评估项目、指点方向、提出关键构想时屡屡奏效,有时甚至能一言定成败。

也正因如此,他的心思与热情几乎全倾注于此,而对朝政军务,不免便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在朱允熥看来,大明军务处聚集了天下最老练的将帅,个个久经沙场、身经百战。

战术如何布置、兵马如何调动,实不必他这个皇帝事无巨细地掺和其中。

更何况,如今的大明,国力鼎盛,军备精良,火器之先进,远不是西南那些土司的乌合杂兵可以抗衡的。

就连山高路险、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也难挡大明科技加持下的步步推进。

在他心中,战争的胜负早已成定局。

是以,即便简报中偶有提及西南军情,他也懒得深究,视作例行公事,一眼略过便罢。

在朱允熥的设想中,眼下这场战役,不过是既定剧本的按部就班。

大明的铁军终将碾压群山,夺下乌斯藏诸部,彻底扫清边患,而他只需等着听捷报、然后庆功便是。

却未曾想到,作战布署中竟还藏着这样的隐情。

朱允熥对于人事方面的动向特别关注,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身权力是否能保持稳固。

只要掌控了人事大权,具体的办事细节,他还真不用管太多。

任命官员就是让他们来办事的。

非必要的情况下,皇帝插手进行“微操”反而会起反作用。

朱允熥可不想当“微操大师”。

所以,他仅仅看了《都察速报》和《每日简报》上汇报的关于魏国公徐辉祖和梁国公蓝玉吵架的事情。

但具体两人因何而吵架,却没有详细的说明。

若不是徐妙锦此刻提及,朱允熥还真一直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此番出外北巡,除非紧急要务,或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