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35 第五世(三)

,中原藩国谁肯放过露出颓象的越国?

中原诸藩国无视了越国主动退出吴国国境的示好,他们反而判定越国失去作战能力,以吴国为前进基地集结军队,准备从陆地直捣越国的王都。海军向来依附母国陆地而存在,当陆军守不住海岸,海军的战斗力也将大幅度下滑。

1553年,越国集结主力舰队封锁北中国沿海港口,试图以此逼迫鲁国、赵国与它达成和平协议。为了展现海军的无敌优势,越国甚至傲慢地把母港放在吴国和卫国边境:“我就是把战舰集结在这里,你们有本事打下吗?”

岂料,天命不在越国。

越国集结主力舰队未久,飓风突然袭来,所有战船全部失去出海作战的能力。鲁国、赵国、越国等三国联军,利用飓风即将袭来的天赐时机,毅然无视飓风威胁貌似海路并进,快速攻陷越国本土舰队的母港。

此役,三国联军最少击沉、俘虏了110艘战舰。

越国本土舰队一次性崩溃。

以魏东生第四世历练为例,越国受限于人口规模,近些年推崇吸纳各藩国移民为国效力。越国海军的成员,有卫国人,有楚国人,有明国人,有鲁国人,有赵国人,有燕国人,有浪国公人,也有皇室直辖的各行省人口,等等。当越国强盛时,就像春秋战国时商鞅、李斯等豪杰源源不断涌向秦国,这些人才也都不分出生地,忠心耿耿效力越国。

可是,为强国而来,国弱时则将离去。

越国本土舰队突然崩溃,且越国形势非常危急,王都极有可能说沦陷就沦陷。这些籍贯错乱的人才,自然而然泛起另投明君的念头。鲁国、赵国、吴国等藩国早就艳羡越国和卫国的海洋贸易利润,一直想像越国和卫国那样建立远洋舰队,所以不约而同挥舞金银财宝和官爵恩赏招降这些俘虏。随着越国海军俘虏改头换面效力鲁国、赵国、吴国等国,三国海军也迅速完成近代化,一夜之间成为海洋强国。

然而,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海军贵在造船工匠和成熟海员,鲁国、赵国、吴国能挖走一部分却难掏空越国所有储备。越国启动紧急措施,一边召集驻屯在世界各地的战舰,一边掏出家底拼命建造新船,一边利用卫国地形优势构建防御体系,很快恢复小半实力,渐渐稳住局势。

与此同时,鲁国、赵国、吴国、燕国等沿海藩国都想瓜分越国留下来的空白。有黄金白银无数的海洋贸易向大家挥手,谁还愿意为了卫国归属打生打死啊?就这样,当越国渴望和平时,藩国联军咬着不放手;当越国本土舰队一次性崩溃后,越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