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35 第五世(三)

府、湖州府、杭州府、绍兴府等地,它们几乎完全融入了皇室直辖行省的经济圈,吴国与皇室的关系也因之同样错综复杂。

皇室、鲁国、赵国等藩国,都绝不会允许越国吞并吴国。

尽管鲁国和赵国的孱弱水军无法海上支援吴国,尽管皇室和鲁国、赵国的矛盾导致陆地支援也存在诸多问题,他们还是通过种种方式支持吴国与越国进行斗争。

譬如,皇室禁止鲁国和赵国的军队通过江苏行省陆地支援吴国,却默许鲁国和赵国向吴国运输战争物资。

譬如,皇室联合鲁国、赵国等藩国,就近在江苏行省苏州府成立军事基地,不计成本帮助吴国批量培训可战部队。

有了三大强国的倾力支持,吴国迅速演化成战争泥潭。

越吴战争特别残酷。

吴地几乎人手一铳,每时每刻都有小型流血冲突。

横向比较现实世界,1536年的朱明王朝正处于王朝中期,即使朱明王朝有倭寇之忧,沿海诸省的生活也难像越吴战争这样残酷。魏夏王朝演变到1536年,分封制弊端越来越清晰,单是前面提及的伐楚之役、晋国继承战争、卫辉洛阳十三年战争、越楚战争、越卫战争、越吴战争,多灾多难的中原百姓就异常羡慕宛若和平盛世的朱明王朝。

况且,主线提及的战争只是少数,各藩国之间的战争冲突、藩国内部的战争冲突,更是不胜枚举。

如果把魏夏帝国视为一个整体,几乎年年都有战争。

魏夏百姓没有朱明王朝对比,他们生在分封制乱世,只能无奈接受连绵战争的命运。而魏东生有现实世界作为对照,回国近距离感受越吴战争的残酷,情绪愈加怅然。魏东生眼里的越吴战争,妥妥是一场没有正义与否的内战,他不愿意帮吴国打越国,也不愿意帮越国打吴国。到了最后,魏东生索性鸵鸟心态眼不见心不烦,永久待在蓬莱大陆,精力用在垦殖荒芜之地,尽可能的拓展诸夏后裔的生存空间。

镜头重新回到越吴战争。

当越国速战速决战略失败,吴国泥潭意料之中成为越国藩国的帝国坟墓。随着战争持续下去,越国军费开支越来越高,战争收益则越来越少,士兵的厌战情绪随之疯狂滋生。到了1547年,越国财政破产,无法再持续下去了,只好灰头土脸携带吴国傀儡国王退出吴国国境。

虎头蛇尾结束的越吴战争沉重打击了越国大航海以来的激昂格调,越国藩国从此由盛转衰。

退出吴国之后,越国遣使请求和平。

可惜,趁你病要你命痛打落水狗才是世间常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