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25 种姓交趾

,譬如人口规模最大的皇室,国子监已经拆分另建三所分校。与此同时,监生与监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那些地位较低的举监,纷纷拉长起跑线,在幼儿时代就朝向国子监入学考试目标努力。

有市场需求就会形成产业,针对国子监入学考试的私人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渐渐越来越多,越来越正式化,慢慢形成类似现实世界中学的私人教育机构。待私人教育越来越普遍存在,国家顺应时势推出了官方的府学。

龙编府学,即可以简单翻译为龙编府中学。当然,由于龙编府是交趾藩国的京师,由于偌大京师只有一所龙编府学,龙编府学的社会地位可比现实世界所谓的清华附中之流厉害多了。

魏东生的名义父亲曾就任龙编府知府,他遂得以走荫监通道保举到龙编府学读书。只要魏东生在读书期间没有犯下致命错误,他几乎可以轻松地从龙编府学和交趾国子监毕业,获得秀才荣誉。这就是荫监的特权待遇,举监监生们头悬梁、锥刺股渴望的秀才荣誉,荫监监生皆能探囊取物。

魏东生之所以能够保住三百余亩良田家产,亦是因为龙编府学生员身份和他的荫监资格。国子监监生的社会地位,比现实世界华国80年代大学生还要吃香,不仅毕业就有公务员岗位等着,商会等民间组织也争着聘请国子监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再说,魏东生混荫监监生圈子混熟了,随便求救一些父辈权势尚在的高官子弟,就能肆意吊打那些贪图三百余亩良田的恶狗。

闲话暂且不说。

魏东生降临时间点,一年一度的国子监入学考试刚刚结束,一群赶考者正在焦虑等待成绩。而魏东生等有荫监资格的生员,则在国子监入学考试之前就得到了国子监的入学通知书,都已提前获得监生资格。闲着无事,魏东生遂漫步街道欣赏交趾藩国魅力。

第三世魏东生逝世于交趾藩国,彼时交趾乱民口服心不服,丛林山间到处都是土著乱贼余孽。交趾藩国的戍卫士兵人人都带刀背铳,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土著乱贼刺杀。

所幸时间最能消弭仇恨,1443年到1456年,1465年到1483年,交趾局势渐渐稳定。

魏东生注意到,交趾藩国竟然引进了种姓制度。

说到种姓制度,它和分封制度一样起源于魏夏王朝第二任皇帝魏安昊。彼时,魏安昊与侄子魏修文争夺皇位,前线战场一溃千里,南洋诸岛也风起云涌,可谓危险到了极点。为了稳定魏夏王朝在南洋诸岛的统治,为了抵抗一神教胡安教的侵袭,魏安昊骇然引进了婆罗门教(印度教)。当然,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