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

首页

第675章 离开避难所

幸运的是,林翔对此早有预见。就在那些虫子刚刚消失之际,他当机立断,迅速派遣了一批人前往种植基地,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将各种植物移植到基地之中。

这个决策无疑是明智的,因为这样一来,种植基地内的植物就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照料。

毕竟,在面对可能的威胁时,提前采取措施总比事后补救要好得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万无一失。尽管林翔已经做出了安排,但仍存在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这些植物必须没有被虫子吃掉。

因此,目前我们只能祈祷这些植物能够安然无恙,没有遭受虫子的侵害。只有这样,种植基地里的植物才能够继续茁壮成长,为人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和环境。

雨停以后,林翔在思考了很久以后,发出了让居民离开避难所回到家里的通知。

林翔深思熟虑后意识到,如今的避难所已不再是一个适宜停留的地方。这里的环境恶劣,这一点暂且不论,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外界表面上的威胁已然消除。

如果所有人都继续困守在避难所中,那么最终的结果恐怕只有一同被困死在此处。

尽管林翔心里也明白,外面或许还潜藏着其他未知的危险,但事已至此,已别无他法。基地不可能永远庇护着大家,而若继续留在避难所,物资供应必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与众人的商议,林翔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发出了让大家回家的通知。

在避难所的人们听到这个通知后,心中涌起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有些人面露犹豫之色,似乎对离开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感到不安;而另一些人则流露出期待的神情,渴望能够早日摆脱避难所的束缚,回归正常的生活。

毕竟,许多人已经在这个避难所里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让他们感到厌烦和疲惫。

在这里,生活充满了诸多不便,与形形色色的人挤在一起,每天都要在众多陌生人的注视下生活,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难以适应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个人的隐私几乎荡然无存。不仅如此,连个人物品的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这使得很多人无法安心入睡,也无法尽情享受食物的美味。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回家冲动,渴望回到那个熟悉而舒适的环境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空间。

在通知发出后的短短时间内,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毫不留情地驱赶着所有仍滞留在避难所内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