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西伯利亚的战略意义(上)
大事。
李彻从袖中拿出一卷由信鸽带回的军报,当众朗声宣读起来。
内容详尽,包括哥萨克人的来历、罗斯帝国的存在、其庞大的体量、东进的动机等等。
军报读完,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
在座的皆是饱学之士,杨忠嗣他们没听过的这个罗斯帝国,在史籍中却有着零星记载。
此国在史书中,名为罗刹国,只是大多数人将其视为边荒传说,未曾想竟真有如此一个庞大帝国存在。
陶潜捻须沉吟:“竟是罗刹国,史载其民‘肤白如雪,深目高鼻,好裘衣’,果然不虚!”
“人口万万,常备军二十万......此等体量,绝非疥癣之疾,不可小觑!”文载尹面色凝重,“若其东进,恐又是一心腹大患。”
“杨帅打得好,挫其锋锐,扬我国威!”
陈规却是兴奋地一挥拳,引得众人齐齐侧目。
“殿下!如今既然已经接战,且我军新式火炮初显神威,正该乘胜追击!”
“以杨帅之能,辅以热气球俯瞰,迫击炮开道,再调集精锐步骑。必可一举荡平其勒拿河据点,将这股罗刹势力彻底逐出北疆!”
作为文臣中的鹰派,陈规的请战在预料之中,但也瞬间激起了更多讨论。
文载尹立刻皱眉反驳:“陈大人豪气干云,然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我军对罗刹国之了解,仅凭俘虏口供及史书零散记载,其余一概未知。”
“其国内虚实、军力部署、器械水平、补给能力......这些重要情报尚需查明。”
“那罗刹国遥远,补给线漫长,贸然深入其据点,若对方据点坚固,援军骤至,恐有倾覆之险!”
说罢,文载尹看向李彻,建言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精干细作,深入其据点及更西方向,刺探详实情报,绘制精确舆图,待情报完备,再定行止不迟。”
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发言,观点大同小异。
无非是以维稳为主,先固边防,广布斥候,摸清其路,再做定夺。
奉国刚刚稳步发育了三年,大家的心思大多是不想折腾。
讨论持续了近一个时辰,以陈规为首的主战派与以文载尹为代表的维稳派各抒己见。
李彻始终端坐主位,面色平静,并未打断任何一方的发言,只是偶尔在关键处微微颔首或蹙眉。
待到众臣说得差不多了,殿内声音渐歇,李彻才缓缓开口:
“诸卿所言,皆为老成谋国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