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别怕本座是好人

首页

第751章 一条鞭法

玉京

凤凰书院,乃是玉京的儒学圣地,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求学之所。

此时,书院翡翠竹林的空地上,聚集着数百名进京赶考的士子。

他们个个饱读诗书,意气风发,怀揣着满腔的热血和抱负,渴望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入仕为官,一展抱负,名留青史。

士子们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畅所欲言。

一位士子慷慨激昂道:“吾皇圣明,自登基以来,平定四方,开疆拓土,使我大魏威震天下,如今国泰民安,文峰鼎盛,百姓安居乐业,此皆吾皇之功也!”

一位士子义愤填胸的说道:“鲁州之地,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去年鲁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卖田卖地,卖儿卖女,艰难度日,可官府依旧催逼赋税,百姓无奈之下,只得揭竿而起,只是鲁州十室九空,满地尸骸,此乃赋税之弊也,若不改革,万民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士子愤怒道:“如今朝中武将,仗着军功,骄横跋扈,纵兵劫掠百姓,前日听闻,汝州武将率军剿匪,竟杀良冒功,强抢民女,如此行径,与贼寇何异?长此以往,百姓如何能安?”

一名蜀地士子不忿道:“六相把持朝政,独断专行,堵塞言道,任人唯亲,我等士子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

这些士子们也知道,官位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要想做官,就得有人空出位置,六相和他们的党羽占据的官位最多。

就在士子们高谈阔论之时,凤凰书院的文昌阁内,六位宰相当着皇帝曹鲲的面各抒己见。

侍中纪昌明侃侃而谈:“官员乡望隐匿田产,虚报人口,逃税避税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朝廷虽然损失了部分税赋,可也不是没有好处。”

“如今江南文风鼎盛,离不开官员乡望的财力支持,如果没有官员乡望提供的钱财,不知道有多少贫苦学子无书可读。”

“科举之后,上下尊卑,贫贱富贵,更是由功名而定,如果骤然对江南实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折银征收,按亩计税,加征商税,只怕乱了人心,百姓难以接受,继而激起民变。”

纪昌明本就是儒家大儒,为官之后自然要为儒学谋利。

他大力鼓吹儒学,重用儒家子弟,倡导以儒学治世,在兴学教化方面颇有建树,可谓桃李满天下。

随着儒学兴盛,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

他认为大魏要想长治久安,就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文化,以巩固政治统一,确立三纲五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