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反击
朱厚炜肯定赞同杨廷和的做法,目前来看杨廷和所有的应对措施都是最优解。
现在仅仅只是对藩王的俸禄做了一个不大的改革,并且还给他们晋升机制,即便如此,都遭遇如此大的阻挠,可想而知,越是到后面,明朝藩王的问题该会多么严重。
朱厚照指着案牍上的奏本,道:“这些都是杨廷和统计出来的数据,从洪武开始直到现在,藩王增长的趋势以及朝廷拨款藩王钱财增长趋势,以及宗藩俸禄占朝廷总收入的趋势。”
“全部都在上涨,虽然前两年降低了一些,但那是因为市舶司和商业发展后,收入多了,宗藩的俸禄依旧骇人。”
朱厚炜拿着杨廷和分析的奏本仔细看了起来,不得不说杨廷和这个首辅很称职,这些事根本不需要朱厚炜交代,杨廷和全部主动统计好,以佐证这次关于宗藩改革的重要性。
从最开始杨廷和就支持朱厚炜的宗藩改革,这件事是他一直想做却做不了的事,宗藩疲敝不能让他这个臣僚提出来,这是朱家的事,他这个外人提出来不合适,所以当蔚王提出来后,他虽然表面上说了危害,但内心是十分支持朱厚炜这次改革的。
杨廷和现在最怕朱家顶不住压力,会突然叫停,所以才会写这么多奏本数据分析。
朱厚炜笑道:“杨阁老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
朱厚照:“啊?什么?”
“哦,是啊,杨老师确实很有本事,这些奏本写的有理有据。”
朱厚炜并未和朱厚照分析其中更深层次的事,只要杨廷和站在他们这边就足够了。
……
自从朝廷对肃王的死,仅仅只是派一名礼部侍郎过去吊丧,并未给出实际的解决策略后,大明的一众藩王彻底开始震怒了。
对朝廷如此冷漠和漠视,他们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弘治二十五年,五月初一。
江西,南昌府、建昌府、德安府,三地的藩王数万顷的土地,上万的佃农依靠藩王存活,此时三藩一纸令,驱逐走了所有佃农,瞬间江西就产生了上万名流民。
这件事很快席卷两京十三省,而后所有藩王响应江西,全部驱逐走了佃农,一瞬间全国涌出了十万余流民无地可种!
湖广,安陆。
兴王府。
朱祐杬在安陆和武昌都建了府邸,作为成化皇帝的第三子,弘治皇帝的长弟,成化皇帝给与朱祐杬的待遇算是这么多兄弟中最好的一个。
多数时候朱祐杬都会去武昌府礼佛问道,前几日才折返回安陆。
“儿子,现在各地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