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感冒不是绝症
五月的布拉特哈尔德沉浸在近似极昼的奇异光辉中,太阳低垂在地平线,洒下金红色的余晖,仿佛时间被冻结在永恒的黄昏。夜晚短暂得可怜,从日落到日出不到三小时,空气中夹杂着海盐、柴火与湿草的味道,刺鼻而清冽。李漓打着哈欠,裹紧毛皮披风,踏上镇上的“市集”——一片由木板、石堆和破旧帆布搭成的简陋空地,四周散落着鱼网、木桶和风干的羊毛。市集虽寒酸,却喧嚣异常,诺斯人的吆喝声与手势交流的争执此起彼伏,宛如一首粗犷的北地战歌。
市集中央,五六个斯克雷林人围坐在一块铺开的驯鹿皮上,展示他们的货物。这些北极小工具文化的后裔身形矮小而结实,皮肤呈深褐色,饱经风霜,脸颊上涂着赭石与炭灰混杂的条纹,勾勒出简洁的几何图案,象征狩猎与星辰。他们的头发乌黑,短促而蓬乱,用骨针固定,缀着几颗磨圆的砾石或鸟骨珠。衣着以厚实的驯鹿皮和海豹皮为主,缝线粗糙但牢固,边缘装饰着细小的贝壳和狐狸尾毛,散发着淡淡的动物油脂味。腰间挂着燧石刀和骨镞箭袋,工具精巧却原始,透露出极地古老部族对小型石器的偏好。十多张北极熊和几十张北极狐皮毛堆叠在他们身旁,毛色雪白,厚实得能抵御格林兰的刺骨寒风;二十几只陶罐装着黏稠的海豹油脂,还有五六颗海象牙,泛着幽暗光泽,却没有任何鲸脂或鲸骨的痕迹。
几个诺斯人围着斯克雷林人,手持铁制鱼钩、匕首和一捆粗布,懒散地比划着。语言不通,交易全靠手势,气氛却冷淡而敷衍。一个诺斯人举起一把铁斧,漫不经心地晃了晃,斯克雷林人则拍了拍熊皮,眼神冷漠,双方都带着几分不耐烦。诺斯人偶尔用诺斯语嘀咕几句,语气中透着对斯克雷林人的轻蔑:“这些野人,懂个什么价钱!”斯克雷林人则低声用喉音交谈,眼神警惕,仿佛随时准备收摊走人。
李漓好奇地走近,试图与一个在贩售北极熊皮的斯克雷林人交谈。他先用拉丁语试探,又换了希腊语和阿拉伯语、波斯语、甚至汉语,但对方只是皱着眉,乌黑的眼睛里满是困惑,嘴里吐出一串低沉的音节,像是冰川裂缝的回响。李漓无奈地耸肩,退后一步。
“省点力气吧,他们根本听不懂人话!”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诺斯人转过身,用磕巴的拉丁语冷冷说道。诺斯人身材壮硕,毛皮外套沾满鱼鳞,手里握着一把刚换来的燧石刀,嘴角挂着不屑的笑,“想跟这些野人交易?学我,用手比划,扔点东西给他们看!别浪费口水。”他晃了晃燧石刀,语气中透着嫌弃,转身继续与同伴低声嘲笑。
李漓皱眉,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