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如愿以偿的埃尔雅娜
将泪意揉进风里,她抬头迎住那笑——眼睛像打磨过的蓝宝石,瞬间恢复了光。
“好!为了你和艾赛德,我要把卡莫村画得像晨祷时的赞美诗。”她眨眨眼,嘴角一挑,“不过叙旧改天吧。今晚可是你们的新婚之夜呀——”
埃尔雅娜凑近,悄声挤出一句调侃:“日子不对,下着雨呢!你懂的,今晚啥都干不了!”
两人一愣,随即同时放声大笑——笑声撞进雨雾里,像银铃敲碎了早冬的灰色。阿涅赛重新拿起炭笔,笔触更添几分柔情,画布上渐渐浮现婚礼的场景:华盖下的油灯、彩布飘扬的橄榄树、忙碌的萨赫拉与笑闹的蓓赫纳兹。她的笔触细腻,捕捉了冬日阳光的温暖与人群的喜悦,画布宛如一幅中世纪村落的缩影,记录下这难得的欢庆时刻。
午后,婚礼仪式正式开始。院子里聚集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居民、托尔托萨城来的侍从,以及李漓的随从,约三十余人,围成半圈,目光聚焦在华盖下。希伯莱拉比约瑟夫,一位来自安托利亚的年长学者,身披白色亚麻袍,头戴圆帽,手中握着一卷《托拉》,站在华盖下,目光温和而庄严。他的声音如清泉般流淌,用希伯来语低声祷告,祈求神的祝福降临新人,院落里的喧嚣渐渐沉静,空气中弥漫着神圣的氛围。
李漓身着深蓝锦袍,外披一件希伯莱传统的白色长袍(kittel),袍角在冬风中轻晃,象征纯洁与新生。他的神情复杂,眼中既有对责任的担当,也有对埃尔雅娜坚持的无奈。站在华盖下,他的目光不时扫过人群,捕捉到李锦云眼底的微妙失落与萧书韵的淡然笑意。埃尔雅娜一袭深棕色长裙,裙摆绣着细密的葡萄藤纹,外罩白色面纱,面纱边缘垂下几颗细珠,闪着柔光。她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喜悦,眼中燃着希伯莱女性的骄傲与期待,步伐沉稳地走向华盖,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
仪式开始,拉比约瑟夫宣读羊皮契约(ketubah),详细列明李漓对埃尔雅娜的责任与承诺。契约以希伯来文书写,墨迹遒劲,李漓与埃尔雅娜在拉比的见证下签字,羊皮纸被小心卷起,交由埃尔雅娜保管。拉比随后引领七祝福(shevabrachot),每段祝福由不同宾客朗诵。萨赫拉代表李漓的随从,以清亮的嗓音诵读第三祝福,祈求新人幸福。她的努比亚口音与希伯来语交融,宛如一曲异域的赞歌,引来宾客的低声赞叹。
接着,埃尔雅娜将一枚简单的银戒指戴在李漓右手中指,依照希伯莱传统,她用希伯来语宣誓:“以此戒,你归于我,依摩西与以色列之律。”李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