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帝王的难处,忠与奸!
郑鸿渐和赵清直有这样的观念,丝毫也不奇怪。
忠臣与奸臣,他们的脸上又没有刻字,怎可能轻易做出辨别呢?
这亦是帝王治理国家,整顿吏治时所面临的真正难处所在。
这可不像后世玩的游戏那般简单直观。
每一个大臣的各项能力,乃至忠诚度,都有清清楚楚的数值标注,一目了然。
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帝王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洞察力去做出判断。
不过,朱允熥还是从两人一番“请罪”的话语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许多隐藏的信息。
郑鸿渐的态度更偏向于认错,简单的承认自己应该身处抗洪前线指挥,而非前来接驾。
赵清直则更进一步,他说自己前来接驾最主要是出于对皇帝安危的考量。
也就是说,他在认错的同时,也巧妙地为自己进行了辩解,试图开脱。
只不过他的辩解方式显得非常巧妙,滴水不漏。
同时,他还不动声色地指出,各项救灾措施已经严格按照朝廷的部署,全部安排了下去。
言下之意是灾情控制得当,并无大碍。
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赵清直更狡诈,深谙为官之。
亦可理解为他办事能力出众,知晓皇帝真正关心何事,并能立即言明要点,直击圣心。
“行了,你们能认识到自己的失职之处就好,都起来吧,”朱允熥的声音缓缓放缓,语气不再那般凌厉,“朕并非责怪你们前来接驾,这本是为臣的礼数。”
“但眼下黄河溃堤,灾情严重,正是非常时期。”
朱允熥的目光扫过两人,道:“接驾这种事,你们二人中来一个便足以。”
“即便一定要两人同来,那也不算什么大过错。”
“但是,将全省官员齐聚此处,这是想干什么?”
朱允熥的声音陡然提高,明显有了怒意:“地方上的事务都不处理了吗?”
“灾民怎么办?”
“官员怎么集体擅离治地呢?”
“这简直是胡闹!”
朱允熥又训斥了一番后,郑鸿渐和赵清直连忙再次伏地认错,态度诚恳至极。
朱允熥这才缓和了语气,说道:“好了,现在跟朕仔细说说河南的受灾具体情况,以及你们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救灾措施。”
郑鸿渐和赵清直闻言,立即开始条理清晰地进行汇报。
不得不说,这两人在施政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并非酒囊饭袋。
至少,他们对哪里遭了灾、灾民人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