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大官人

首页

第十二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

贾雨村心里暗叹,看来林黛玉终究是要进贾府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可强违。

而且林如海的担忧确有道理。如今与奸商勾结的盐枭虽然被抓,但也难保有漏网之鱼。

林黛玉在贾府虽然未必会开心,但总是安全的,比呆在林如海身边好很多。

接下来的数日中,贾雨村一边养伤,一边继续教林黛玉读书。

他在前世做中药生意,为了把家传医术发扬光大,发家致富,对古代文学也下过一番功夫。

有人可能觉得这两件事儿不挨着,其实大谬不然。这在商业上属于文化互动。

就像算命的最好带着墨镜,说相声的最好穿着大褂一样,搞中药的最好带点古风,更让人信任。

随口引用两句古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的中药阴阳调和,可信度总比违背祖宗的决定更高一些。

所以贾雨村的文学水平虽然未必能有原主那么高,但讲讲四书五经还能勉强应付。

更何况他毕竟看过后世许多大家的理论,其中总有一些振聋发聩,超越时代的思想,反而让林黛玉觉得十分新鲜。

不过贾雨村发现林黛玉不是好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儿,还时不时的瞟自己两眼。

一副欲言又止,似笑非笑的表情,一点也不尊师重道,和第一次见面时截然不同。

不过贾雨村心里也没底,不敢严管课堂纪律,俩人一个心不在焉地教,一个心不在焉地学,倒也平安无事。

过了几日,林如海拿着一张中旨和一个腰牌来找贾雨村,眉宇间似喜似愁。

“雨村兄,朝廷批复了我的奏折。当今下了中旨,说你协助破案有功,准恢复官身。

暂以巡盐副使的身份回京复命,待入京后代我面圣,详述此案根由,之后再行正式授职。”

贾雨村接过腰牌,是一块玉石所制,十分精巧,正面刻“御史台”,反面刻“巡查”,上无品级,便知是朝廷临时灵活委派所用。

巡盐史本无副使,朝廷给这个名号,自然是为了让他回京替林如海汇报时能名正言顺。

贾雨村拱手:“林公恩情,贾雨村铭记于心。他日必当厚报。护送小姐之事,自是义不容辞。

只是进京之前,我想把月如送回家中。她照顾我多日,我自当言而有信。”

林如海诧异道:“以弟观之,月如姑娘对兄颇有情义,何不携之入京,也好照顾一二?”

贾雨村淡然道:“江南与京城,一南一北,千里之遥。故土难离,何必强人所难。”

林如海默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