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三)
一则控制盐铁、粮食、布匹等大宗商品贸易,进行经济封锁;二则渲染战争气氛恐吓那些在黑石城安家的士农工商群体,激发内乱因素。
如果魏东生没有猜错,孙策兼并广陵郡之后,才会提兵围攻黑石城绝圣门。
早也好,晚也好,魏东生并不在乎。
魏东生十世转生期间积累无数战争经验,有信心撤入大别山腹地打游击战耗死孙策。再者,魏东生业已拥有早期岳不群级别武功,内力雄厚不容小觑,穿梭山林犹如平地,只要别傻傻冲阵孙策主帐,根本不必忧心未来?
魏东生从容应付孙策的挑衅。
孙策镇之以威,魏东生则镇之以静。
200年4月,探子来报:“庐江太守周瑜率精骑百余南来,目的地疑似黑石城,是否启动刺杀程序?”
百余骑兵肯定无法剿灭黑石城,周瑜或许是想凭口舌之利招抚绝圣门。
这,也是魏东生可以接受的妥协。
话说,魏东生为甚不愿意参与群雄逐鹿呢?
低调并非主因,恰恰相反,魏东生更倾向“大隐隐于市”思维。如果能够便捷称雄九州,躲在皇权之下俯视长生种子体系演变,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低调。
魏东生之所以主动放弃逐鹿中原,主要原因是因为长生种子的有效范围限制在庐江郡。群雄逐鹿之际,时局风云变幻莫测。如果魏东生一直躲在庐江郡,待其他州郡封疆大吏晓得魏东生不能长期踏步庐江郡之外的天然局限,各地叛乱肯定频繁到无法想象。而如果为了逐鹿九州而暂时舍弃长生种子,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谁敢保证魏东生离开庐江郡期间不会遭遇敌对势力刺杀或疑难杂病侵袭?只逐鹿庐江郡一地的鱼与熊掌兼得想法,带来的麻烦肯定更多,无论孙策、孙权,还是曹操,将来都不会允许出现庐江郡出现辖区一郡的小型军阀。
魏东生不是不想群雄逐鹿,而是没有基础条件。
在长生种子有效范围拓展之前,黑石城绝圣门很难独善其身。既然缺乏完全独立的必要条件,黑石城挂名某大型军阀名下就成了最佳选择。汇总现实世界历史,庐江郡身处曹魏和孙吴两大政权之间,要么挂在曹魏名下,要么挂在孙吴名下,这是黑石城绝圣门未来路的唯二选择。曹操也好,孙策也好,魏东生都没有好感或恶感。无论名义投靠曹操,还是名义投靠孙策,魏东生都能接受。
换句话来说,谁愿意赠给魏东生更高自由度,谁愿意允许黑石城绝圣门半独立存在,魏东生就倾向与谁合作。
既然周瑜有意代表孙策招抚黑石城绝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