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70 多盏明灯论

美国就是欧洲文明的终点,多盏明灯论势必戛然而止。

以上,都是魏东生的想法。

具体到本时空的魏夏诸藩国,魏东生也有这样的忧虑。

如果继续这样演变,魏夏仅仅是诸夏文化面孔的葡、葡、荷、英、法、德等国,未来岂非重演现实世界历史?如果尊王讨逆大同盟战争就是魏夏版本的法国大革命,数十年之后岂非还要来两场残酷的世界大战?

再然后呢?

或许,民族主义号角声中,山东形成鲁民族的鲁国,东北形成燕民族的燕国,河北及部分内蒙古形成赵民族的赵国……?

或许,一群蓬莱共和国优胜劣汰,诞生魏夏版本的美利坚合众国?

魏东生觉得非常无趣。

即使未来仍是诸夏秩序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不是魏东生想要的世界。

再者,十世转生已经到了第九世。第二世和第八世的无所作为,是因为魏东生想以观察者身份见证历史变迁,从中领悟一些历史课本无法描述的细节。而今临近十世转生终点,魏东生没了蛰伏必要,也不愿意再无所作为了。

最少,魏东生不愿意九州大地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苦难。

趋向现实世界欧洲列国的演变,到此为止吧。

1799年,魏东生返回鲁藩,寻找可以结束战乱的基业。

环顾今时魏夏分封帝国,鲁藩、夏国、赵藩、燕藩等国号曰四强。

论及实力,自然鲁藩最强,鲁藩是本时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与现实世界英国相比,鲁藩地理优势差了点儿,人口规模优势却胜于英国数倍。但是,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不列颠帝国,鲁藩内阁上上下下都充满了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魏东生绝难说服他们在最强盛的时代更改政治路线。

夏国实力稍次,却拥有最强的潜力。可惜,因为数百年来的削藩与反削藩传统,所有藩国都抵制夏国在九州范围内扩张势力,稍有异动就是另一场尊王讨逆大同盟残酷战争。

边角之地的燕藩,地理优势最为优越,但燕藩藩王魏大业却是障碍。最近数十年来,燕藩传承充满了血腥味道,以魏大业为始向上数,七任藩王都是通过近卫军政-变上台。魏大业不仅是近卫军政-变的受益者,也是近卫军政-变的受害者,他继位之后千方百计打压内阁。鲁、夏、赵、燕等诸夏四强,燕藩是唯一一家标准君主制度藩国,内阁丞相至今匍匐跪倒在王权面前。

数来数去,唯有赵藩可取。

赵藩当然也有缺点。

譬如,赵藩最近六任藩王整体比较优秀。以魏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