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 好米做成坏粥
入。鲁藩1672年推行全新货币政策,规定1鲁元汇兑100新鲁文,此处亦以鲁元、鲁文简单描述赵藩农民的经济负担。
赵藩义务教育国策规定,凡6岁以上儿童,无论男女,必须到塾学学习六年,每年最低学够四月时间。学费条款规定,孩童学会阅读之前,每旬须缴纳20文(鲁文)学费;孩童学会阅读之后或者学够两年时间,每旬须缴纳30文学费;孩童学会阅读、写作之后或者学够四年时间,每旬须缴纳40文学费。而若谁胆敢缺课,一日计作4节课,缺一节课罚款20文,缺一天课就要罚款80文。
河间府农民的收入如何呢?
据魏东生粗糙统计,赵藩河间府的农民人均收入约为24鲁元,即2400鲁文。
谁家孩子胆敢缺一月课,一年的收入就没了。
即使没有缺课,一名孩童每年最少须学习4月时间,4月即12旬,以每旬40文学费计算,也是480文的沉重负担。如果家有两名乃至三名孩子,经济负担顿时愈加沉重,小农民们怎么可能拿出孩子们的学费?亦是因为如此,甲村等村落都把“昏君魏武威的六年义务教育”当作笑话,觉得此策根本没办法推行。但是,程大地主却是积极支持国策的“忠臣”,他才不管今日农村究竟需要不需要九年义务教育。
程大地主控制的二十余村落,所有村落必须修建塾学,所有农民娃必须读书识字。当然,最关键的地方,所有村民都必须准时向他缴纳学费和罚款,谁敢抗拒义务教育国策谁就是无视王命的乱民叛贼。
据说,刚推行义务教育国策时,乙村附近的村民哭天抢地咒骂魏武威昏君。意识到无法抵抗程大地主组织的护学民兵,村民只能勉强忍着悲痛,把亲生孩子暂时送给亲戚抚养或者狠心卖到鲁藩。一些被护学民兵堵在家门口的绝望村民,甚至颤抖双手掐死适龄孩童,拎着孩子尸体疯疯癫癫又笑又哭:“哈哈哈,我的儿子(女儿)死了。”
当然会有人反抗程大地主。
可惜,火铳到鸟嘴铳,燧石铳到刺刀铳,低组织度农民的叛乱威胁度越来越低。护学民兵队以拥护国策名义啪啪崩死十余名村民之后,二十余村落相继胆怯跪倒在程大地主面前。
经过塾学建设集资款、孩童学费、缺课罚款等三重压迫,除了少数程大地主党羽的七大姑八大姨等抹不开脸面的远亲,所有自耕农都悲惨地成为程大地主的终身佃户。
嗯,或许不能草率使用终身佃户这词汇。
赵藩此前为了解除佃户制度的人身束缚,颁布若干法令禁止地主阶层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