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56 第七世

世的背景设定,魏东生第七世降临的小背景也是一名落榜举生。

与此同时,名义父亲逝世的1650年到1653年这三年,扣除每年72银元学杂费开支和维持生存的必需消费,250银元遗产已经差不多花干花净。魏东生把住宅室内室外倒腾一番,发现仅剩余可怜的3银元187文。

备注解释一些货币政策,魏夏帝国试推行银本位制度时,1银元可以兑换600文铜钱,可随着银价贬值和铜价不断增值,被迫调整到1银元汇兑360文铜钱。

这笔钱不能说少。

考虑魏东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1银元187文钱完全能够低成本苟活两三月时间。但是,魏东生想凭此有所作为,就难了。莫说创业甚么的,单是想在举学母校复读一年都没有办法,毕竟母校学杂费昂贵到每年72银元,岂是无父无母所能负担。去其它举学也不可行,因为当代举学都是精英教育,周边举学最便宜的举学也得每年缴纳28银元学杂费。

真正的穷人,根本没有资格读书。

哪怕经过三百余年发展,鲁藩仍然遍地都是文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