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 春秋到战国
拥抱海洋,必须向东扩张,要么抢赵国的地盘,要么抢燕国的地盘。
无论以谁为扩张目标,毛九忠这番话都是战争宣言。
监生敏感度较差,简单以为毛九忠好战成性,鄙弃一句武夫就是武夫。其它藩国却晓得毛九忠在魏国的影响力,丝毫不敢无视毛九忠的战争宣言,纷纷谴责毛九忠试图率领魏国百姓走向战争泥潭。吴国都连带受到一定舆论非议,各国使者纷纷赶赴杭州府,质问戚继光到底想做什么。
魏国准备向谁宣战呢?
舆论一致认为是赵国。自赵国藩王魏顺宗单骑出奔魏国之后,赵国已经事实形成军阀混战格局,各家贵族在魏国、晋国、周国、鲁国、燕国等藩国暗中支持下进行残酷绞杀,许多乡县都烧成了白地,简直比现实世界朱明王朝末世画面还要悲惨。此时此刻,赵国存在大大小小十余家势力,很难抵抗魏国的大举进攻。如果毛九忠选择赵国突破,魏国很有可能顺利吞并赵国数府之地,从此拥抱海洋。
各藩国竭力阻止魏国的东扩,甚至协调赵国诸贵族签署为期不定的停战协议。
这些充满硝烟味道的国际博弈,暂时与魏东生无关。
自国子监毕业之后,魏东生耗费三百银元行贿,申请一个没有油水也没有繁琐事务的闲职。该闲职没有实权,灰色收入半点也无;明面待遇也不高,工资福利加起来仅约年薪32银元,甚至远远不如当年在小魏家商行工作的钱发群。魏东生愿意为这样的闲职出价300银元,谁能抢过他?
魏东生为何愿意为该闲职耗费300银元呢?
答案是官身。
魏东生需要的,仅仅是闲职所代表的官身。
盖因为吴国制度并不禁止官员行商,许多知名商会商团背后都是高官勋贵。即使有禁止本人经商的忌讳,官员也可通过亲戚代持、同学代持、白手套代持等方法遥控大商会大商团。只要吴国内阁没有真正杜绝官员行商的极端想法,官商势力永远比民商势力强横。商会用于利润攫取,官身用于政治保护,这是吴国商人都习以为常的潜规则。
魏东生履任闲职次日,就在杭州府郊区成立魏和商行。
词面意思解释,魏是魏东生的魏,和是和气生财的和。
而实际上,魏指代魏夏王朝的魏,和则寄托着魏东生希望魏夏二十藩国不再频繁内战的朴素愿望。
魏东生首先把他持有的%魏五家商行股权(股份改制初的30%,钱发群转让的%)注入魏和商行,令魏和商会有了实体;其次成立了隶属魏和商会的子公司魏和证券,令其专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