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43 血脉等级制

利润百余银元的魏五家商行建立匹配的股票交易组织,该行为虽然有些奇怪,却不影响股东们的利益。于是,魏五家股票交易所就此成立,短期业务量为零。

魏五家商行琐事就此了结。

魏东生旋即赶赴杭州府,履行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国子监四年学业。

魏东生的国子监生活并不乐观。

来到这所吴国最高学府,魏东生迟钝感受到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的尖锐矛盾。吴国国子监每年才招收十余名举监监生,最少在应试教育领域,每一名举监监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精英来到吴国国子监,陡然发现这所最高学府拼的是血统而非努力,国子监十分之九资源都倾斜给荫监监生和贡监监生。特别是那些梦想做官的举监监生,更被残酷现实一棍闷晕。

以下限而论,举监监生社会地位可以比拟明清王朝的两榜进士;以上限而论,举监监生却不如两榜进士远矣。

与现实世界的朱明王朝不同,吴国高官职位都被贵族或世族垄断。

贵族指有爵之徒。吴国没有伯爵贵族,最高是子爵,其次是男爵、亭侯。然而即使最低档次的亭侯,他们也能拥有种种特权。贵族之下是世族或者说世家,世家即是那些有幸爬到高官的平民精英,若能世世代代都有子孙爬到知府,便能称作某某世家。世家之下是寒门,五代之内家里出过知府之官,三代之内家里出过知县之官,即谓之寒门。

纯粹的农民之子、小商人之子、小市民之子,没有资格自称寒门。

先有门第,门第破落了,才能称作寒门。

连门第都没有,你算什么寒门?

第六世魏东生的身份背景,就是连寒门都不是的纯正平民。在吴国国子监小圈子里,贵族高于世家,世家高于寒门,寒门高于平民,平民阶层出身的举监监生只能做贵族或世家的狗腿子。这种血脉歧视是全方位的,平民监生除非撞见奇遇,否则仕途最多止位于一府知府。汇总吴国高官的家世数据,除了少数奇才奇遇,绝大多数平民监生只能爬到一府知府。想越过知府门槛,必须让儿子孙子走荫监通道继续混国子监,最终量变引起质变方式晋位小世家。

寻常平民看不到的鸿沟,如此清晰的呈现在国子监。

俗话说,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笑话。饶是魏东生拥有六世经验,也难抵抗这些深入人心的血脉等级制度,他只能冷眼随波逐流。魏东生懒得屈节巴结一群其实并不高贵的贵族世家子弟,藏拙思维致力于完成国子监镀金之旅。

不知不觉,已是1584年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