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走未来路

首页

第413 科技树还是要攀的

使借用思维掌控和计算机智慧生命投机取巧成分较多,其商业手腕和组织能力却也绝不弱于1297年的普通海商和普通种植园地主。与杨新宁威胁相比,蔗糖产业链等商业事务反而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前路既定,魏东生旋即开始筹备蔗糖产业链。

转眼已是1298年春末,到了甘蔗种植时间,魏东生如期启动甘蔗种植园方案。

考虑一切万事俱备,魏东生冒险说服杨新宁允许他迁驻巴唐,就近督管长工以当代农业技术有序种植甘蔗。顺塔王国行政规划为一府一县,一府指顺塔府,管辖区域即核心精华地带下港;一县指巴唐县,说是县,其实人口规模不足一千,连乡镇都不如。然而,巴唐县却是顺塔王国的扩张方向,随着下港的生活成本逐渐增高,一些破产国民和蒙元难民渐渐零星前往巴唐县开辟耕田。魏东生想发展甘蔗种植园,也只能前往荒芜的巴唐县,向东拓展顺塔王国实际国土面积。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乐见魏东生经营蔗糖生产链。

譬如杨念宋。

尽管熟稔弩弓到能够猎杀野猪,杨念宋脑海里仍然填满了宋儒的教条。杨念宋的观念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天然高于劳力者。作为顺塔国王,魏东生应该劳心治理天下,而非奔逐于田间种甘蔗。毕竟,种甘蔗种的再好也是农民才能,煎熬蔗糖煎熬的再好也是工匠才能,于治国理政毫无益处。

闷闷不乐尾随魏东生来到巴唐县,杨念宋意料之中叨叨起来:“你怎能和一群庶民种起甘蔗?”

魏东生笑呵呵说:“不种甘蔗做什么?”

杨念宋:“去读书啊!”

杨念宋所谓的读书,可不是后世的读书概念,此处的“书”特指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了理解赵宋蒙元士大夫心态,魏东生的确需要通读四书五经,毕竟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嘛。然而,魏东生有21世纪见识,又有劣品明日环的五级文明基础教学体系,怎会愚蠢地把四书五经当成绝对真理?杨念宋的建议,听在魏东生耳中全是废话。

魏东生却没有和杨念宋辩驳四书五经的价值,继续离间杨念宋和杨新宁的父女感情:“为什么要读书?”

杨念宋下意识背诵起《礼记》名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啊。”

魏东生故意自嘲:“治甚么国啊!有父亲(杨新宁)和大舅哥(杨北望)在,顺塔国泰民安,众正盈朝,我垂拱而治就好啦。”

杨念宋竟没有听懂魏东生的反讽,以为魏东生在夸赞杨新宁:“有我爸在,你的确少操心很多。可是南洋热闷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