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 资本铁屋子
肯定夸赞姐姐一句正能量,然后和姐姐一起努力拼搏上进。可是想到讲师一句又一句的冷静而又残酷的质问,孟海咏没有办法再泛起正能量念头。
讲师的冰冷冷话语,不知不觉间开始回响在孟海咏脑海里。
中产阶层为何心甘情愿辛勤劳碌?
因为贷款,房贷、车贷逼着你不得不努力工作。
因为医疗,任你积蓄百千万,一场重病就能让你现出原形。
因为教育,美国式学贷、华国式学区房,市场总有一种办法逼着你心甘情愿付款。
这些生存压力,都是理所当然存在吗?
绝不可能。
首先房产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城市有意愿解决问题,一边扩大供给批量建设住宅区卫星城,一边解除捆绑在房产的额外福利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所有城市的房价都能砍掉四分之三。医疗、教育也是类似,只要愿意公平公正方针去解决,尽管有限的资源肯定不能满足全民需求,却也绝不至于恶化成三座大山。这些众所周知的道理,缘何在现实世界里没有半点可能性呢?
因为资本需要鞭子。
如果中产阶层无欲无求了,这必需品不缺,那必需品也不缺,如何驱动他们努力工作呢?住房、医疗、教育都是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当中产阶层有了迫切需求,当中产阶层有了不得不工作的理由,资本才能牢牢驾驭中产阶层。
这些现象并非某些统治者的刻意垄断,而是资本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使强行解决了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资本市场也会滋生新的三座大山,因为资本需要可供压榨的人力资源。
试想,如果孟海歌、孟海咏姐妹业已大富大贵无欲无求,如果不努力工作也有无尽财富可供挥霍,谁愿意辛苦奔波啊?
最少,孟海歌不愿意。
可供压榨的人力资源,是资本社会的序运行的前提。
制造需求,制造困境,而后才能把自由的人推到由资本定价的人力资源市场。
有了这些觉悟,孟海咏再去欣赏孟海歌的正能量誓言,陡然泛起悲凉情绪。
哪有什么鸡汤啊!
哪有什么正能量啊!
姐姐,你再努力赚钱,也是资本洪流的一朵小浪花啊。扪心自问,你在祝为的工作,你去乌联的新工作,真是你心甘情愿的人生目标吗?除非机缘巧合晋位大资本家,否则你注定要为别人的事业而奔波一生啊。
孟海咏仿佛觉醒了。
然而,这种觉醒滋味并不好受。
就像鲁迅《呐喊》自序的一段比喻: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