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 纳尼亚战记
为,果断放弃泰山压顶式江山一夜变色的美妙幻想,紧急撤往起义失败方案预备的军事基地。
在华国国民眼里,纳尼亚军事政-变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7月13日,电视台新闻频道仅用数十秒时间简单介绍此事:“当地时间凌晨,纳尼亚发生一起未遂军事政-变。”
其它的介绍,没了。
互联网媒体新闻速讯,对这场未遂军事政-变的描述,也仅限于几行文字和一张博哈母巴的照片。
大家不知道纳尼亚国国内的政治版图,也不知道共和国联盟党究竟是怎么回事,甚至不知道纳尼亚的地理位置在太平洋还是在非洲,在南非之东还是在南非之西。
大家也没有兴趣了解。
非洲嘛。
在华国网民印象里,非洲各国的军事政-变本就频繁的像吃饭喝茶。
以2010年为例。
2月18日,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扣押总统马马杜·坦贾。
3月13日,中非共和国声称挫败一起拟于15日发动的政-变阴谋。
瞧瞧,军事政-变真的不稀奇。
7月间再多一个纳尼亚未遂军事政-变,并不意外。
这很正常。
这很非洲。
再者,国弱民寡的纳尼亚毫无国际地位可言,它在华国也因之毫无存在感。
华国国民不关心纳尼亚,也不关心纳尼亚的未遂军事政-变。
世界各国不关心纳尼亚,也不关心纳尼亚的未遂军事政-变。
只有纳尼亚人民组织和纳尼亚总统博哈母巴,愤怒联盟军的军事叛乱;只有魏东生直属势力,心疼联盟军军事政-变未遂带来的巨大伤亡。
纳尼亚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军事政-变造成1661死亡,其中包括1013名军人或警察。把6000名警察特种部队计算在内,纳尼亚国防军的总兵力才万人,联盟军一次性就打残了纳尼亚十分之一。以此比例而言,联盟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如果军官的军事素养再高一些,如果士兵的战斗技能再可靠一些,如果能够及时逮捕纳尼亚总统博哈母巴,联盟军未必没有能力一夜变色。
可惜,败就是败了。
联盟军统计数据显示,联盟军共有329人战死或重伤,其中有17名纯正的华人士兵。
这17名华人士兵,13名来自华国大陆,2名来自巴西,1名来自马来西亚,1名来自法国,都是春秋系耗费大量精力团结过来的革命同志。
2010年7月13日,他们尚未看到革命成功的曙光